林瑞麟,OBE,GBS,JP(1955年11月24日-)現任
香港政務司司長,於1978年加入政府成為
政務主任,之後曾任職於多個政府部門。
2002年起擔任政制事務局局長期間,代表政府推行過不少辣棘手政策,如政改方案、遞補機制等,由於林瑞麟跟隨中央意志,又常以官腔風格應對,反對派指他其唯命是從,凡事聽命於中央政府意旨,結果成
泛民主派及
學者等人士的抨擊對象,以致令其民望徘徊低谷。因職位及言行,香港政界及傳媒常稱其為「林公公」。
[1][2][3]2011年9月,民望處於低位的林瑞麟,在一片爭議聲中代替
唐英年出任
政務司司長。
[4]
[编辑] 簡歷
- 香港華仁書院預科畢業
- 1978年: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1983年取得倫敦大學法學士
- 1978年10月:加入政務主任職系
- 1979年6月:醫務衞生署政務主任(策劃)
- 1980年8月:助理環境司(後改稱助理運輸司)
- 1982年9月:房屋署政務主任(行政)
- 1984年4月:駐英辦事處政務主任(總部)
- 1985年4月:晉升為高級政務主任
- 1987年4月:晉升為首長級丙級政務官
- 1987年10月:首席助理經濟司
- 1989年7月:布政司政務助理
- 1991年9月: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 1993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乙級政務官
- 1994年9月:副憲制事務司(特別職務)
- 1994年12月:副憲制事務司(1)
- 1996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乙一級政務官
- 1996年4月:布政司高級政務助理
- 1997年1月:交接儀式統籌處處長
- 1997年12月:律政司政務專員
- 1998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
- 1999年1月:出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
- 2002年7月1日:政制事務局局長,是當時最年輕的問責制官員(此紀錄已被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打破)
- 2003年7月26日至8月3日:因葉劉淑儀請辭,接任保安局局長
- 2007年7月1日: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 2009年:獲頒發金紫荊星章
- 2011年9月30日:接替唐英年成為政務司司長[5]
[编辑] 政治事件
[编辑] 八萬五政策
1997年,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
董建華在
施政報告宣佈,擬每年興建85,000個房屋單位,期後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樓價急跌,但政府一直並無表明政策改變,直至
2000年6月一次記者訪問中,董建華當被問及會否修訂「八萬五」目標時;才突然表示「八萬五政策自
1998年已未再提起,亦已經不再存在」,引來「不提及等同不存在」的笑話,令政府幾乎受到全城圍攻。2005年6月,前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
練乙錚後來撰文透露,董建華決定放棄八萬五之後,開會研究宣佈安排,練建議政府要大方得體向公眾解說政策改變,但董建華最後卻聽取林瑞麟意見,認為弱勢政府不能公開認錯,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6]後來時任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反駁,稱自己曾多次向董建華建議,應明確表示不再維持「八萬五」政策。
[7]
[编辑] 職位爭議
1999年,時任特首董建華為改善與傳媒及公眾之間的溝通,在特首辦公室設立
新聞統籌專員一職,由林瑞麟出任,工作範圍主要是促進政府、傳媒與公眾的溝通;加強政府與政界人士的聯繫;出任特首辦的發言人;統籌政府整體公眾形象;出席立法會會議;就與傳媒有關的事宜,解釋政府的立場及政策等,總之涉及一切特首辦與政府的公關事宜。 有評論認為設立此職是董建華的「良好個人意願」,除非林瑞麟神通廣大,否則必然吃力不討好,是百份百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結果此職位惹來爭議。除了其月薪高達十八萬的司級官員職位是否恰當外,也跟其他政府部門功能與職責重疊。
[8]
同年,新聞統籌專員一職由林瑞麟出任,他效法
美國白宮發言人,每周舉行一次記者會,但林瑞麟多以標準答案回答,沒甚新聞價值,出席記者極少,後來該安排最終亦取消。
2002年,政府於將新聞統籌專員一職改為
特首辦公室主任負責,被傳有機會出任特首辦主任的林瑞麟,被議員多番質疑,當時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楊森形容此為:「中國宮廷政治色彩,位置不高,但權力最大。」,另一議員
黃宏發形容這職位「差不多是
公公」角色,又稱「公公權傾朝野,實際非驢非馬」,從此林多了個「林公公」稱號。
[9][10]
2007年晉升為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的林瑞麟,其職責是協助推動政制發展,確保香港特區的對外事務按照《
基本法》處理等,但林卻被認為凡事聴命
中央政府,沒有將港人的民主訴求反映給中央,曾被部分民主派在議會公開指責是「林公公」
[11]。立法會議員
黃毓民認為林瑞麟言論一向是陳腔濫調、唯命是從、完全沒有新意,更直斥林瑞麟答非所問,替他改綽號稱做「人肉錄音機」。由於他的官腔官調已「深入民心」,在另一公開場合,
公民黨黨魁兼執業
資深大律師余若薇直呼林瑞麟為「林公公」,林瑞麟則反駁對方不用叫他外公,大家只是平輩。
[12]
[编辑] 訪台及對兩岸政見
2009年6月4日,林瑞麟率團訪問
臺灣,他也是
1997年香港回歸後首名以官式身分到訪臺灣的局長,主要是與臺灣商討臺港合作的安排。林瑞麟此次官式訪臺,
陸委會則派出官員接機。他在歡迎晚宴上致辭發表
中共一貫對臺的主張,林瑞麟說臺灣與中國統一後發展空間會更寬更,
一國兩制可解決香港、
澳門的問題,是國策。又稱若臺灣願意從一個國家這個原則開始,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
[13][14]
[编辑] 遞補機制爭議
2011年5月,特區政府宣佈為防止類似「
五區公投」重演,由林瑞麟負責推銷草案,提出《
2011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取消議席出缺後的補選,改為該選區得票第二最高的參選人當選,並宣稱未有在「
五區公投」中投票的大部份選民支持政府的方案而拒絕作公眾諮詢。
大律師公會曾四度發聲明要求政府撤回方案,以作充份諮詢,
律師會亦要求政府擱置立法,超過五百名學者發表聯署公開信反對取消補選。但政府不理主流民意一再拒絕,觸發接近22萬人參加
七一大遊行,大部份人要求林瑞麟問責下台。隨着民意表態,
親建制派議員開始轉軚。
2011年7月4日,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宣佈押後二讀條例,並作出兩個月公眾諮詢。
[编辑] 評價
[编辑] 訪臺期間遭揶揄
2009年6月,林瑞麟訪臺期間遭
台灣媒體揶揄,
[15]中天電視主播形容林瑞麟時說:「林瑞麟在香港很有名,他主要是推動全民普選,但他的表現卻被香港民眾認為他對
北京言聽計從,諷刺他為『林公公』,還有『人肉錄音機』的稱號」,畫面上大字標題寫上:「人肉錄音機 首位港官林瑞麟將訪台」,並播出香港人惡搞要求《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的歌曲。
[16][17]一向諷刺時弊的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
頭條新聞》引用該新聞片段,稱其丟臉,再對林瑞麟諷刺一番。
[18]
[编辑] 被讚情緒智商高
2011年7月,林瑞麟「硬銷」遞補機制,引起滿城風雨,部分市民大罵要他下台。
新民黨主席
葉劉淑儀接受電台節目訪問,她將林瑞麟對比起自己當年推銷《基本法》23條激起的民情,並稱讚林EQ(情緒智商)高,別人怎樣說也無法激怒到他,並且保持一貫官方口徑,算是稱職。
[19]2011年10月,
行政長官曾蔭權被問到為何升任民望極低的林瑞麟升任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指林瑞麟的情緒智商高,為人謙虛,不計較民望,是政務司司長的上選
[20]。但資深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則認為林瑞麟只是臉皮厚。
[21]
[编辑] 與陳方安生的關係
據《
星島日報》特稿指出,在
1987年,林瑞麟首度成為當時為經濟司的
陳方安生下屬,林的表現深獲陳方安生欣賞。
1993年底,陳方安生成為首位華人
布政司,兩年後,她即調任林瑞麟出任她的高級政務助理,翌年更提拔他出任交接儀式統籌處處長,林瑞麟在短短兩年間,由首長薪級第四級升到第六級。而一般政務官平均需要六、七年才能在這一級跳升。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陳方安生安排林瑞麟出任前律政司司長
梁愛詩的政務專員,以及前特首
董建華的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部分官場中人當時將這兩項任命視作陳方安生「安插」自己人。林瑞麟在陳方安生出掌政務司的七年間也又再連升三級,與他差不多同期做政務官的官員都在他幾級之下。不過,自從林瑞麟出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後,與陳方安生的關係開始疏遠,後來陳方安生更在一次議會上公開斥責林瑞麟,引起兩人存在不和之嫌。
[22]
事沿在
2008年8月21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上,會議正在討論政府不立例規管機構處理票站調查資料。陳方安生發言抨擊時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說自己當年沒有「帶眼識人,想不到林瑞麟今日會混淆視聽」。陳方安生又說,與林瑞麟相識並共事幾十載,當前的表現不像自己以前所認識的林瑞麟,對此感到遺憾和痛心。
[23]2011年9月,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司長,其前上司,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寄言林在言行上要以身作則。她又稱,市民最希望見到林瑞麟可以顯示他為人正直及有勇氣維護一國兩制。
[24]
[编辑] 民望
2011年10月,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發現新任政務司長林瑞麟的支持度評分為38.5分,是有史以來所有政務司長支持度評分的最低。而前任政務司長
唐英年,在離任前的支持度評分亦有48.6分
[25]。早於2010年的一個民意調查,林瑞麟的民望已出現負值,即反對率高於支持率
[26]。2011年
10月9日,有市民指摘政府漠視民意,委任低民望的人出任高官,上任才10天的林瑞麟,遭團體發起遊行反對,要求他下台,有超過2,000人響應
[2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7%91%9E%E9%BA%9F
轉維基
這個林公公成日出賣香港人,令自已升識,
上次網上23條,替補機制,今次自駕遊,又是這樣
,什麼都冇,就把條約出來,莫視香港人,
呀公被什麼利益就立刻sa yes,
正一賤人。
自駕遊,一定有好多問題,
一是增加香港空氣污染,大陸的車用的油都不知用什麼做,加上有無管制,車輛設計各超標嚴重。
加上大陸的習慣,駕駛方式,有位就入,不理安全,胡亂轉線,會發生意外,保險又不知點陪。
加上香港的交通系統繁忙又與大陸不同,律法又不同,當發生意外,好難結算損失和律法。